五十肩(肩周炎)

肩關節囊發炎,導致肩膀僵硬和活動受限,特別是在50歲以上人群中常見。

什麼是五十肩?

五十肩,醫學上稱為肩周炎,是一種因肩關節囊發炎引起的疾病,主要特徵是肩膀僵硬、疼痛和活動受限。 五十肩通常發生在40至60歲之間,且女性患者多於男性。這種疾病的名稱來自於它多在50歲左右的人群中出現,但實際上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能罹患。 五十肩通常分為三個階段:急性疼痛期、僵硬期、和恢復期,整個過程可能持續數月至兩年。

五十肩的成因

五十肩的具體成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確,但以下幾個因素可能會增加其發病風險:

  • 年齡退化:隨著年齡增長,肩關節囊會逐漸變厚、僵硬,失去原本的彈性和活動度,容易引起發炎。
  • 長期姿勢不良:長時間駝背、圓肩、低頭等不良姿勢,增加肩部的壓力,導致肩關節囊受損或發炎。
  • 肩部受傷或創傷:肩部的扭傷、骨折或手術後,如果恢復不完全或活動受限,可能導致肩關節囊收縮和發炎。
  • 慢性疾病影響:糖尿病、甲狀腺功能異常等慢性疾病,會影響關節和肌腱的健康,增加五十肩的風險。
  • 肩部過度使用:重複性抬手、舉重物等動作,會使肩關節囊和旋轉肌群長期處於高壓狀態,引發慢性發炎。

五十肩的常見症狀

五十肩的症狀通常會逐漸發展,並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。以下是常見的症狀:

  • 肩部疼痛:早期多為肩膀鈍痛或刺痛,特別是在夜間或側臥時疼痛加劇,影響睡眠品質。
  • 肩關節僵硬:肩膀活動範圍明顯受限,舉高手臂、向後伸展或旋轉肩膀時感到困難和疼痛。
  • 肩膀無力:肩部肌肉無力感,難以完成日常動作,如梳頭、穿衣或舉起重物。
  • 日常活動受限:進行日常活動時,如抬手拿物、開車、提包等動作會感到不便和疼痛。
  • 疼痛向下擴散:疼痛可能從肩膀擴散至上臂甚至手肘,並可能伴隨刺痛或麻木感。

日常養護建議

五十肩需要及時護理,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減輕症狀和預防進一步惡化:

  • 進行輕柔的肩部運動:每天做簡單的肩部拉伸和旋轉運動,如“鐘擺運動”、“爬牆運動”,幫助保持肩關節的靈活性。
  • 熱敷放鬆:使用熱敷袋或熱水袋敷在肩膀上,每次15-20分鐘,有助於放鬆肌肉、改善血液循環,減少疼痛和僵硬。
  • 避免過度使用肩膀:避免提重物、反覆抬手等可能加重肩關節負擔的動作,給肩膀充足的休息時間。
  • 保持良好姿勢:避免駝背或圓肩姿勢,保持站立和坐姿時肩膀自然下沉,有助於減少肩部壓力。
  • 尋求專業調理:如果疼痛持續不緩解,建議接受推拿、物理治療、針灸等專業調理,幫助加速恢復,改善肩部活動度。